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香港中旅機不可失
隨�中國經濟保持較高速增長,迷你倉內地人到香港旅遊的需求大增,過去有部分小型旅行社推出「零團費」,發生不少內地旅客到港不愉快事件,正好內地10 月1 日起實施《旅遊法》,有利行業領導者經營,香港中旅(308)可能受惠。《旅遊法》刺激旅客到港自由行的需求。《旅遊法》禁止內地旅行社安排購物及付費行程,團費須全包,包括導遊費,導遊不可強迫旅客購物及從中抽佣。違反新法規定的旅行社,將被罰款最高30 萬元人民幣。由於罰款不少,初步能起阻嚇作用。旅行社只好大幅提高旅費,同時,增加自由行業務,部分消費者將由光顧中小型旅行社轉至大型旅行社,對品牌知名度較高的旅行社有利。內地訪港旅客不斷創新高,而香港中旅營業額增長遜色。過去兩年內地訪港旅客由約2810 萬人次, 增加至3490 萬人次, 增長24.2%。單計算內地過夜訪港旅客由約1360萬人次,增加至1510 萬人次,增長11%。而2012 年及2011 年,香港中旅營業額增長分別只有7.2%及-2.5%。傳統旅行社較Priceline儲存倉毛利較低及受區域限制,令業務增長容易踏入「泥漿式經營模式」,令生意停滯不前。首先,由2010年至2012年度,香港中旅毛利率分別是43%、48%及46%。而Priceline毛利率是62%、71%及78%。純利率方面,在2012 年香港中旅及Priceline 分別約19%及27%。香港中旅旗下有酒店及樂園等業務,早年的折舊支出令近年純利保持較高水平,而Priceline 主要以網絡運作,支持其純利率高企的原因。其次,收購合併將業務擴展至其他區域,對香港中旅較為可取。2012 年,香港中旅的純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9 億元及25 億元;Priceline 的純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11 億及120 億元。香港中旅的現金水平較年度純利多出1.8 倍,適當的收購合併可為業務注入增長動力。現時全球一體化, 「地頭蟲」與「過江龍」最終誰勝誰負,難以一概而論。業務不能保持長期增長,投資者視為不進則退,香港中旅要找緊商機。林國泰retailfun66@gmail.com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