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中航指南很山寨
無數香港俚語用詞,倉深入大陸民心。Hold住、威也、買(埋)單之外,尚有「山寨」。什麼都可有山寨版,包括未經國家教育部門批准的小學課本《三字經》。「山寨」與「假冒」有區別麼?似乎有那麼一點。黑非洲街市地攤,大賣假感冒藥、假胃藥,�頭也許只是糖粉。而山寨小學課本《三字經》,到底還是白紙黑字,印出來的。胚子大致也有;惟是錯字百出,誤人子弟而已。法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旅遊大國桂冠,2012年,接待了比本國人口多三分一的八千三百萬外國遊客。法國度假買豪宅,乃中國富豪首選。法國各地名勝古蹟,滿坑滿谷是名牌滿身的中國客。走進任何接待華人的酒店,總見一大堆中文指南與刊物。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免費派發《巴黎購物/餐廳指南》。那日偶爾拈來,瞧瞧「酒店」欄。首先入眼的是「諾蔓底酒店」。咦,Normandie通譯「諾曼第」,如何無端加個草字頭?三十年代魯迅夫子《華蓋集》,早就挖苦過時髦人了:「偏喜歡用輕靚艷麗字樣來譯外國女人的姓氏:加些草頭、女旁、絲旁。」然而如果文豪托爾斯泰夫人,變身為「妥嬭絲苔也」。比起聖拉扎爾火車站旁的Concorde St-Lazare,譯成「協和.聖.拉雜合酒店」;那還是艷麗勝過「拉」皮條、魚龍混「雜」與苟「合」罷?中文字祥瑞的、典雅的,萬千選擇;富貴第八區的Royal Monceau,它偏弄成「蒙溲皇家酒店」。「溲」為何物?韓愈《進學篇》曰:「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mini storage,待用無遺。」微賤之物,是總歸有用的。「溲」兮,尿也。何其侮辱華人同胞!每月付9歐羅,我們天天可看十五個大陸�星電視台。中央台法語頻道,主要向西非法語國家宣傳,用正宗法國記者報新聞。奈何好些中國人記者主持,一口濃濃中國音。巴黎隨便一個女朋友的發音都比他們溜。連頂級喉舌,都請不到一流法語人才,況乎國營航空公司宣傳品乎?可以鐵板釘釘地肯定:收錢編�這份中航指南的人,非但中文蹩腳,英法文連半桶水都不滿。中國大使館幾步之遙的Prince de Galles 酒店,翻翻字典就知道是英國儲君「威爾斯親王」;譯成「譜航斯.德.嘎勒」,寧非離天下之大譜耶。稍為涉獵法國文化者,全知道巴黎左岸蘊含的情調意義。有誰會把Sofitel Paris Forum RiveGauche——「索菲代巴黎左岸城市廣場」,粗暴音譯為「索菲戴勒.佛輝莫.高仕酒店」?法文很妙。「沒文化」inculte這形容詞,乾脆利落,於「耕作」之前綴一否定詞便是。好一家航空大公司,向中國遊客推薦法式餐廳,竟不諳以燉豬蹄為特色的「豬腳底餐館」字義,硬生生譯作「奧.比耶.德.高淞」。《信報》讀者遊花都,誰會把三星「五」餐館Le Cinq,土土地讀作「勒.桑克」呢?不太明白香檳名牌Veuve ClicquotPonsardin頭一個是「寡婦」,並無大礙。可人家把紅酒名酒區勃艮地的法文字Bourgogne,胡攪成「布赫高涅」,你答應嗎?高 潔?巴 黎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