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城寨再現

今日小橋流水、大樹如蔭的九龍城寨公園,自存倉在廿年前被改寫,從前的三不管地帶,黃、賭、毒充斥小巷,主因是在英治時期處於一個尷尬位置,因為割讓條約模糊令清政府不能理,英政府理不了,久而久之令九龍城寨演變成一座由居民獨立自治的圍城,密密麻麻的樓房間接令居民在城寨內不見天,外面的市民形容九龍城寨這個地方少去為妙。由於沒有規劃和監管,九龍城寨內各種大小房屋如積木般建成,黑診所、小工廠密布,環境、衛生極度混亂擁擠,高峰期的九龍寨城約共居住了4萬多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兼使世界建築師嘆為觀止的建屋方法,讓九龍城寨除了以三不管聞名外,就連建築師、攝影師、藝術家也對這地方感興趣。適逢今年是城寨清拆20周年紀念,除了M+藝術會復刻九龍城寨模型外,日本川崎市更設計了一個城寨背景的主題設施,今回一於重踏香港這個「Sin City」吧!活在城寨90、00後的讀者可能只認識九龍城寨是個三教九流之地,內�的房屋以亞基拉毒瘤形式不斷發大卻愈來愈密,抬頭不見天、污煙瘴氣已經是最基本形容詞,更甚的是癮君子隨處「上電」、更有「入�去出唔番�」之說,種種真相及流言蜚語就由真正活在城寨時代的人來告訴我們。城寨社區會堂總幹事葉德偉九龍城寨在1993年全面清拆,城寨社區會堂總幹事葉德偉正正就親歷其景,在70年代與家人搬入九龍城寨居住,葉生回憶起說:「細個住�地方好細,咁屋企人有機會搬去三、四百呎�九龍城寨住,當然想細屋搬大屋啦,有�住戶仲僭建到成千呎仲裝修到好靚添�,九龍城寨�樓係無打樁同埋�樓係僭建上去,好彩�係咁多年都無大意外發生過。」九龍城寨被冠上「三不管」地方,全因城寨內黃、賭、毒泛濫,橫街窄巷十足迷宮,執法人員打擊的確無從入手,葉生解釋說:「黃、賭、毒�九龍城寨盛行主要�60至70年代,脫衣舞場所主要�而且東頭村道外圍,不過睇�人多數係外國遊客,成日見到旅遊車出入,而賭檔同煙隔都有,至於道友好少��巷仔食,多數係出面買完之後番入屋食,城寨只不過提供一個地方佢�入�吸毒,而且打架、打劫呢�事唔係無只係少,入面係有黑道人士�,不過佢�唔會�自己地頭(城寨)入面搞事,起碼自己住�咁多年都無穿無爛啦。」但其實原來九龍城寨除了黃、賭、毒外,也只不過是一個小社區,葉生在翻開舊相簿時說到:「係外面�人講到城寨過分恐怖�,其實入面樓同樓之間太密,反而更多人情味,近到一伸隻手出窗已經可以同對面握手,除�牙醫,入面�魚蛋、�仔糕都出名好食,又有老人中心、幾間小學,雖然話警察好少入�,不過入面有隊居民自衛隊,有咩爭執或者樓宇買賣都由社區會堂解決,尤其去到80年代連黃、賭、毒都少�好多喇已經。」「我十幾歲搬入城寨,都唔係咁恐怖�。」導演郭子健不說不知原來郭導正籌備開拍講述九龍城寨的電影,問到郭導以前對九龍城寨的感覺,劈頭第一句已經話:「嘩,細�梗係唔敢入去啦,因為有親戚住附近所以成日會見到九龍城寨,陰森之餘好有一入去死梗呢�感覺,入面九曲十三灣成個迷宮,聽過入面�同學講過曾經有個軍裝�巷仔死�,但係無人收屍,黑社會同警察一邊唔敢出一邊唔敢入,後來暴露�幾日後唔知邊個單位就收�條屍,之後不了了知連報紙都無講。」三不管之外,九龍城寨的牙醫街同樣有名,郭導小時迷你倉也幫襯過,全因「快、靚、正」,他說:「其實九龍城寨到後期唔似60、70年代咁得人驚喇,衛生、積水問題當然仲存在啦,不過住戶同店舖已經分得好開喇,後來到80、90年代,城寨已經好似一個城堡咁,美術上好有舊香港味道,所以就好想利用城寨入面dark side��環境拍套戲,始終屬於香港人��嘛。」「入去死梗�。」漫畫編劇 余兒剛推出《殺手》的本地漫畫編劇余兒筆下還有《九龍城寨》漫畫及小說,早在構思《九龍城寨》時已喜歡黑幫題材的故事,對九龍城寨這地方更有一點淵源,他說:「以前�黃大仙區讀書,經常經過九龍城寨所以對呢個地方有認識同有一份情意結,因為�人一諗起黑社會就會諗起呢個地方,於是就啟發到我寫《九龍城寨》。」九龍城寨的結構本身非常黑暗加上負面新聞、謠傳令人不敢踏足半步,但余兒卻不認為只有這一面,他說道:「九龍城寨等同三不管係60至70年代�事,到我接觸九龍城寨已經唔係�回事,聽番傳聞�時四大探長之一�顏雄�城寨解決�黑勢力�鬥爭,至此就准許警察入寨辦案,賭檔、道友自然就走晒。同埋最令我印象深刻係人情味,當時有個好出名�修女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幫�好多吸毒者以福音戒毒,甚至有黑社會分子信耶穌後改邪歸正,呢�城寨城事跡要去到最黑暗�一面先有變好�一面。」「城寨等於三不管,又唔一定�。」城寨之外城寨內�的邪氣個性加上外面基地式的建築,吸引到本地、外國各種創作團體,包括書籍、攝影、電影、遊戲都以九龍城寨為主題發揮,最後藉�各類媒體回顧一下城寨的舊城區。BOOKS好遺憾地關於九龍城寨的書籍都由外國人、日本人所出版,不只是攝影集,就連九龍城寨宮本隆司的《Kau Lung Shing Chai》黑白攝影圖集,就連Ian Lambot及Greg Girard的《City Of Darkness》與岩波出版的《大圖解九龍城》都分別為九龍城寨作出透徹的解析,想知道九龍城寨80年代的面貌絕對值得一看,據筆者所知Ian Lambot已�手製作20年後的九龍城寨新書。MOVIES城寨的獨有的建築及設計可說是後無來者,這當然吸引到本地電影商利用作為電影場口,先有《省港奇兵》、成龍的《重案組》,又有開宗明義的《城寨出來者》,至於星爺《功夫》中的豬籠城寨除了場景逼真外,仲帶出居民市井的一面。NEWSPAPER文字、刊物、照片是最有力的証明,當年無論是報章、廣告小冊子或專欄投稿都表現出當時城寨外的人對城寨的看法,讓當時的人及我們更了解城寨的生活。GAMES日本人似乎對九龍城寨情有獨鍾,除了書籍外,就連遊戲�都出現城寨蹤影,例如1997年SECI出品的《九龍風水傳》,大玩80年代城寨場景,回復體力用的「男油」、買賣交易的貨幣「紙紮」、存檔用的「郵箱」等物件都好城寨風。另外日本川崎市的Warehouse在今年9月打造成室內遊樂場,營造出貧民窟混亂無序的生活空間,樓上還設有桌球場與網吧。 EVENT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將於下月10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構。建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展覽,展出百多件建築作品展出,包括九龍城寨的高空圖,重溫香港當代建築藝術。text•祺 photo•Yin、Oscar、Pang art•02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