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回報僅1%恐難吸引營運商
政府於三年前提出以120億元興建單軌高架列車系統,self storage而經營回報率僅得1%,公眾關注造價太高但回報太低。當局昨日表示,有關工程的造價預算,現仍維持120億元不變。有產業測量師表示,本港三年來的建築成本應有上漲,相信造價只會「有增無減」。他建議政府於優化列車走線時,宜帶動更多人流選乘列車,增多票務收入來彌補高昂造價。據2011年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出,環保連接系統全長約9公里,按2010年價格計算,造價預算約120億元。土木工程拓展署啟德辦事處專員李關小娟昨日表示,由於具體走線仍在諮詢中,屆時選用的列車車廂也暫未確定,所以要待完成第二階段諮詢,在2015年展開第三階段公眾諮詢前,再委託顧問進行詳細研究,再次計算連接系統的實際造價,原先120億元的造價預測,目前維持不變。至於經營回報率只得1%,低於一般基建設施的4%回報率,李關小娟稱現階段希望可提高至1%以上,就會否透過採用港鐵的營運方,利用鐵路上蓋項目提高回報率,她稱這只是選擇之一,要待開展第三階段可行性研究才再作決定。她強調興建單軌列車迷你倉主要考慮九龍東的交通需求,實際財務效應僅是次要考慮。香港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理事劉鎮江表示,本港三年來的建築成本有顯著上漲,單軌列車原有的120億元造價預算,顯然會上升,他擔心將來單軌列車通車後,營運商難以賺取足夠收入來彌補成本。他指1%回報率太低,難以吸引營運商投資鐵路。就諮詢文件提出單軌列車車卡數量可由兩卡增至三卡,有望將總載客量由250增至375人,他贊成這建議,並關注修訂走線能否帶動九龍東的人流選乘單軌列車。他說: 「現在將宏光道站搬往Megabox,相信已經可以吸引更多人流選搭單軌(列車),但政府要再�手研究,如何令列車服務更多市民。」劉鎮江強調,政府在研究列車的服務對象時,應先考慮現有市民及遊客的需要,包括九龍灣工商業區、郵輪碼頭等人流,而不能單靠預計日後的可服務人流作營運指標。他說: 「單軌列車最重要能讓九龍東區的市民,有多一個交通工具選擇,先服務現有的人群。」他續稱,走線不可能僅為日後的「理想」規劃而鋪路,若未來政府改變啟德發展大綱,便會直接影響列車的人流,很可能造成營運虧損。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