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機場北爭拗和解 車廠酒店並存

經歷近一個月的爭拗,自存倉機場管理局終於「拍板」落實機場北商業區發展方案,董事局一致同意以第三跑道系統為重。計劃連接客運大樓及第三跑道登機大堂的無人列車地下車廠,會維持在機場北商業區興建,但同時在不受地下車廠影響的地方興建酒店及地下停車場,作為該區首階段的商業發展。最終「轉�」的機管局董事羅康瑞表示,支持原有方案是「以大局為重」、「協調、折衷的辦法」。 羅康瑞「大局為重」轉� 機管局主席張建東表示,董事會一致同意毋須搬遷地下車廠,並繼續落實機場北商業區發展規劃大綱。酒店將於亞洲國際博覽館附近一幅面積約兩公頃的土地興建,現時是一個長期停車場。當局並會在該幅地皮的地底,興建一個兩層的地下停車場,預計可提供1000個泊車位。他相信發展酒店,有助香港把握港珠澳大橋啟用後出現的商機。 不過,張建東承認該方案會延遲發展機場北商業區,或與港珠澳大橋落成時間不配合,造成機場經濟損失,但他未有透露具體的影響金額。 對於有報道引述顧問報告指,地下車廠設施不符合《消防條例》,他回應指機場的設施與一般樓宇相同,管理層有經驗處理,與相關部門磋商並取得批准。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三跑道系統及機場北發展區都對香港重要。由於機場未來數年將會飽和,如期建成第三條跑道是刻不容緩。而機場北是機場島最後一幅可作商業用途的大型土地,考慮大嶼迷你倉整體及西部是香港下一階段發展的地區,更早發展機場北可以增加機管局收入及商機,隨�港珠澳大橋落成,對橋頭經濟發展具戰略性。 雖然張炳良多次強調希望做到「兩者兼備」,平衡發展,但第三跑道系統發展時間表緊湊,並一直假設在機場北商業區內設有地下車廠,認為任何發展都不應影響現時的環評工作,所以機場北發展「一定會受到限制」,僅要求機管局在既有限制下,盡量優化項目方式及交通配套等,反映政府的取態,是任何商業方案都要「讓位」第三跑道的發展。 因不滿機管局成員未有提交數據比較兩個方案,以無法領導小組工作及「唔想阻住地球轉」為由,辭任基建籌劃小組主席的羅康瑞最終「轉�」,他解釋,機管局承諾改善地下車廠設計,不會影響商業區的未來發展,會爭取時間令第三條跑道盡快動工,亦可令機場北的土地價值盡量保持,而搬動車廠亦會增加落成時間及成本。 羅康瑞強調,上月辭職並非衝動,亦無意重任小組主席,被問到會否影響他未來擔任機管局主席一職,他則說「傳我做主席是傳聞」。 以大局來看,第三條跑道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決策……(辭任機管局基建小組主席)是因為自己沒辦法有效領導小組,不想阻住地球轉。 機管局董事羅康瑞 雖然保留無人駕駛車廠會影響商業城地價,但方案取得重要平衡……我最近嘗試請他(羅康瑞)撤回辭職信,但這件事暫時未正式處理。 機管局主席張建東 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