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放10家大陸銀行發行同業存單(NCD,
迷你倉可轉讓定期存單)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進一步鬆綁,未來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也能發行同業存單,讓存款利率市場化進程再向前邁進一步。人行去年12月8日發布「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國開行、交行及招行等10家銀行在同月完成發行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約人民幣340億元(約新台幣1,675億元)。新華社報導,人行指出,未來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視市場發展情況與經營策略,授權分支機構發行同業存單。東方早報報導,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大陸商業銀行在上海自貿區的分行,將能在總行授權下試點發行同業存單;屆時可向企業或個人發
mini storage大額可轉讓存單,或以自貿區分行名義發行同業存單,有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人行認為,擴大推廣同業存單後,可為銀行提供穩定資金來源,利率波動也相對較小,並能提高銀行流動性管理水準、完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曲線。同業存單是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大陸銀行間市場發行的記帳式定期存款憑證,利率形成機制將成為未來存貸利率參考。人行表示,同業存單是電子化、標準化貨幣市場創新產品,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款利率(SHIBOR)形成互補作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銀行同業負債規模約人民幣17兆元,占銀行業全部負債11.5%。推廣可交易、完全市場定價的同業存單,有利規範目前已經存在同業工具。
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